如果该内容未能解决您的问题,您可以点击反馈按钮或发送邮件联系人工。或添加QQ群:1381223

万民涂炭:典故与现代应用

万民涂炭:典故与现代应用

典故与出处

“万民涂炭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典籍《尚书·泰誓上》,其中有云:“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,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”后世衍生出“涂炭”一词,用以形容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痛苦不堪。《尚书》是中国最早的政治文献汇编,记载了上古至春秋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内容。

意思

“万民涂炭”直译为“万民被涂上泥炭”,比喻人民生活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,饱受折磨和痛苦。该成语生动地描绘了百姓在战乱、灾荒、暴政等情况下所遭受的苦难。

应用场景

  1. 历史事件:在描述古代战争或灾荒时,常用“万民涂炭”来形容百姓的苦难。例如,描述三国时期的战乱:“魏蜀吴三国鼎立,战火连年,万民涂炭。”

  2. 文学作品:在小说、诗词中,作者常用此词来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批判。如杜甫的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中有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”,虽未直接用“万民涂炭”,但表达了类似的意思。

  3. 现代社会:在当今社会中,“万民涂炭”也被用来描述某些地区或群体因自然灾害、经济危机等原因而陷入困境。例如,2008年汶川地震后,媒体报道中常见“灾区人民万民涂炭,急需救援”。

相关话题

  • 民生问题:讨论如何改善民生,减少百姓的痛苦。例如,政府的扶贫政策、医疗改革等。

  • 社会公平:探讨如何通过法律和政策保障社会公平,避免“万民涂炭”的悲剧重演。

  • 历史反思:通过回顾历史上的“万民涂炭”事件,吸取教训,避免历史重演。

  • 文化传承: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理解这些古语的内涵,增强文化自信。

  • 国际视野:将“万民涂炭”与国际人道主义援助联系起来,讨论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减少人类的苦难。

“万民涂炭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。它提醒我们,任何时代,任何国家,都应关注民生疾苦,努力避免让人民陷入绝境。通过对这一成语的理解和应用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,关注现实,推动社会进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