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箭之地:从古至今的距离与文化
一箭之地:从古至今的距离与文化
典故与出处
“一箭之地”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,典故可以追溯到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‘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’公从之。辞曰:‘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’公曰:‘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’许之。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‘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’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”
这段典故中,烛之武夜间出城,来到秦军营地,距离郑国城墙仅“一箭之地”,即弓箭射程的距离。
意思
“一箭之地”指的是弓箭射程的距离,通常约为100至200米左右,具体距离因弓箭的性能和射手的臂力而异。在古代战争中,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距离,因为它决定了敌我双方的安全范围和攻击范围。
应用场景
-
军事用语:在古代战争中,“一箭之地”常用于描述敌我双方的距离,决定是否进入攻击范围。例如,指挥官会说:“敌军已在一箭之地内,准备射击!”
-
日常生活:在现代生活中,“一箭之地”也被用来形容距离不远但又不算近的距离。例如,“我家离公司只有一箭之地,步行十分钟就到了。”
-
文学作品:在古典小说和诗词中,“一箭之地”常被用来渲染紧张的氛围或描述战场的距离。例如,《三国演义》中经常提到“一箭之地”来描述战况。
相关话题
-
古代武器与战术:弓箭作为古代重要的远程武器,其射程和精度直接影响了战争的策略和战术。讨论弓箭的演变、射程的计算以及在不同朝代的应用。
-
距离的文化意义:在中国文化中,距离不仅仅是物理上的概念,还包含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意义。例如,“咫尺天涯”与“一箭之地”形成对比,表达了距离在人际关系中的不同感受。
-
现代科技与距离:随着科技的发展,距离的概念也在变化。现代武器的射程远超古代弓箭,导弹、无人机等技术让“一箭之地”变成了“一键之地”,探讨科技如何改变了我们对距离的理解。
-
地理与历史:通过“一箭之地”可以引申到古代城市的布局、防御工事的建设等方面,探讨古代城市规划与军事防御的关系。
通过“一箭之地”这一成语,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的军事策略和文化内涵,还能从中窥见中国历史上对距离的理解和应用,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空间和距离的独特认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