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地千里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赤地千里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赤地千里”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典籍,具体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在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,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兵败,四面楚歌,最终自刎于乌江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描述项羽的失败时写道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!’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。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;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于是项王乃上马,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,欲突围南去。汉军追之,项王乃自刎。” 这里的“赤地千里”虽然没有直接出现,但项羽的失败导致了楚地大片土地荒芜,百姓流离失所,土地变成一片赤色,象征着战争的残酷。
意思
“赤地千里”形容因战争、灾害等原因导致大片土地荒芜、寸草不生,呈现出一片赤红的景象,象征着极端的破坏和荒凉。
应用场景
-
历史描述:在历史书籍或影视作品中,常用来描述战争或自然灾害后的惨状。例如,描述三国时期的战乱:“魏蜀吴三国争霸,战火连天,赤地千里,百姓流离失所。”
-
文学作品:在小说、诗歌中,用来渲染悲凉、荒凉的氛围。例如,杜甫的诗句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虽然没有直接用到“赤地千里”,但描绘的景象与之类似。
-
现代应用:在环境保护、生态恢复等话题中,也常用“赤地千里”来警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。例如,讨论沙漠化问题时:“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,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,将导致大片土地变成赤地千里。”
相关话题
- 生态环境保护:讨论如何防止土地荒漠化,恢复生态环境,保护生物多样性。
- 战争与和平:探讨战争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破坏,倡导和平解决国际争端。
- 历史教训:通过历史上的战争和灾害,吸取教训,避免重蹈覆辙。
- 文学与文化:分析文学作品中对荒凉景象的描写,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时代背景。
“赤地千里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。它提醒我们,战争和灾害的破坏力是巨大的,我们应当珍惜和平,保护环境,避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