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于涂炭:典故与现代应用
坐于涂炭:典故与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坐于涂炭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典籍《尚书·泰誓》中的一句话:“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,百姓有过,在予一人。”后世将其引申为“涂炭”,意指百姓遭受苦难、困顿不堪的状态。其中,“涂”指泥泞,“炭”指火炭,合起来形容人陷入泥泞或火炭之中,无法自拔,象征着极端的困境和痛苦。
意思
“坐于涂炭”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群人处于极端困难、痛苦或绝望的境地,无法自救或得到救助。它的使用往往带有强烈的同情和悲悯色彩,表达对受苦者的关怀和对造成这种境况的批判。
应用场景
-
社会问题:当讨论贫困、战争、灾难等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时,常用“坐于涂炭”来描述受害者的处境。例如,报道中可能会提到“灾区人民坐于涂炭,急需救援”。
-
个人困境:在文学作品或日常对话中,当一个人遭遇重大挫折或生活困难时,也会用此词来表达其境遇。例如,“他因失业而坐于涂炭,生活无以为继。”
-
政治评论:在政治评论中,批评政府或领导人未能解决民生问题时,可能会用“坐于涂炭”来形容民众的苦难,以此表达对政策或领导的不满。
相关话题
-
民生问题:讨论如何改善民生,减少“坐于涂炭”的现象。例如,如何通过政策扶贫、教育普及、医疗改革等手段来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。
-
社会公平:探讨社会公平问题,如何避免某些群体长期“坐于涂炭”,如弱势群体、少数民族等的权益保障。
-
灾难救援:分析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后的救援工作,如何快速有效地将受灾群众从“坐于涂炭”的境地中解救出来。
-
心理健康:关注心理健康问题,帮助那些因生活压力而“坐于涂炭”的人们,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。
-
文化传承:探讨如何通过文化教育,让更多人了解“坐于涂炭”等古语的内涵,增强语言的生命力和文化的传承。
“坐于涂炭”不仅是一个词语,更是一种对人类苦难的深刻理解和同情。它提醒我们,社会进步不仅仅是经济发展,更是每个个体都能摆脱困境,过上体面生活的保障。在当今社会,我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行动,来减少“坐于涂炭”的现象,让每个人都能享有幸福和尊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