仅以身免:典故与应用
仅以身免:典故与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仅以身免”这一成语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。在楚汉争霸时期,项羽在垓下之战中兵败,被刘邦的军队重重包围。项羽突围时,身边的将士几乎全部战死,他自己也身负重伤,最终仅以身免,逃脱了追兵的围捕。司马迁在《史记》中记载了这一事件:“项王乃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舣船待,谓项王曰:‘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’项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?’乃谓亭长曰:‘吾知公长者,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’乃令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,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,曰:‘若非吾故人乎?’马童面之,指王翳曰:‘此项王也。’项王乃曰: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’乃自刎而死。”
意思
“仅以身免”的意思是指在危急情况下,仅能保全自身,逃脱险境,而无法顾及其他。形容一个人在极端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,仅能保全自己,无法顾及他人或其他事物。
应用场景
-
历史事件:在历史上,许多英雄人物在面对强敌时,往往只能选择突围保全自己,如项羽的乌江自刎、岳飞的风波亭之变等。
-
现代生活:在现代社会中,“仅以身免”也常用于描述一些极端情况下的自我保护行为。例如,在自然灾害中,个人在无法救助他人时,只能选择逃生;在商业竞争中,企业在面临破产时,管理层可能选择保全自身利益而放弃公司。
-
文学作品:在小说、电影等文学作品中,主人公在面对绝境时,选择逃生或自我保护的情节也常用到这一成语。
相关话题
-
英雄主义与自我保护:讨论在危急时刻,个人如何在英雄主义与自我保护之间做出选择。
-
道德与生存:探讨在极端情况下,个人道德底线与生存本能之间的冲突。
-
历史人物的选择:分析历史上类似项羽、岳飞等人物在面临绝境时的选择,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和文化背景。
-
现代社会中的应用:结合当今社会中的各种危机事件,讨论“仅以身免”的现实意义。
-
文化与成语:探讨中国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演变和应用,如何通过成语理解中国文化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看到“仅以身免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在极端情况下的人性抉择的体现。它反映了人在面对绝境时的无奈与坚强,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存、道德、文化等多方面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