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该内容未能解决您的问题,您可以点击反馈按钮或发送邮件联系人工。或添加QQ群:1381223

触目恸心:典故与现代应用

触目恸心:典故与现代应用

典故与出处

“触目恸心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,常见于诗词中。最早的出处之一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哀江头》:

少陵野老吞声哭,春日潜行曲江曲。 江头宫殿锁千门,细柳新蒲为谁绿? 忆昔霓旌下南苑,苑中万物生颜色。 昭阳殿里第一人,同辇随君侍君侧。 辇前才人带弓箭,白马嚼啮黄金勒。 翻身向天仰射云,一笑正坠双飞翼。 镜湖水深千尺,照见游人面。 面如桃花色,桃花复含露。 含露桃花艳,春风复无力。 无力春风里,触目皆恸心。

在这首诗中,杜甫描绘了长安的荒凉景象,表达了对国运衰微的悲痛之情。“触目恸心”在这里指的是看到眼前的景象,心生悲痛。

意思

“触目恸心”直译为“触目伤心”,意思是看到某些事物或情景,内心感到极大的悲伤和痛楚。这种情感通常与对国家、社会、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有关。

应用场景

  1. 文学作品:在诗词、小说中,作者常用“触目恸心”来描绘悲惨的场景或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。例如,鲁迅的《狂人日记》中,狂人看到的“吃人”现象,便是触目恸心的典型。

  2. 新闻报道:当媒体报道一些重大灾难、事故或社会问题时,记者可能会用“触目恸心”来形容现场的惨状或事件的严重性。

  3. 日常生活:在日常交流中,当人们看到或听到一些令人悲伤的事情,如亲人离世、朋友遭遇不幸等,也会用“触目恸心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
相关话题

  • 社会问题:讨论社会不公、贫富差距、环境污染等问题时,“触目恸心”可以用来形容这些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。

  • 历史反思:回顾历史上的战争、灾难、政治运动等,触目恸心的情感可以帮助人们反思历史教训,避免重蹈覆辙。

  • 心理健康:在心理咨询中,触目恸心的经历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(PTSD)的触发因素,了解和处理这种情感对心理康复至关重要。

  • 艺术创作:艺术家通过作品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讨,触目恸心的主题常见于电影、绘画、音乐等艺术形式中。

  • 教育与启蒙:在教育中,教师可以利用“触目恸心”的故事或案例,激发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。

总之,“触目恸心”不仅是一个文学词汇,更是一种深刻的情感表达方式。它提醒我们关注社会、反思历史、关怀他人,并通过这种情感的共鸣,推动社会的进步与个人的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