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该内容未能解决您的问题,您可以点击反馈按钮或发送邮件联系人工。或添加QQ群:1381223

罗掘俱穷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
罗掘俱穷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
典故与出处

“罗掘俱穷”这一成语源于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。在东汉末年,汉朝的宗室刘玄在农民起义的推动下被拥立为皇帝,史称更始帝。然而,他的统治并不长久,很快就面临着财政危机。刘玄为了筹集军费,不得不将宫中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搜刮一空,甚至连宫殿的瓦片和地上的砖石都被挖掘出来卖掉。最终,国库空虚,财政枯竭,导致了更始帝的失败。

意思

“罗掘俱穷”直译为“网罗和挖掘都已穷尽”,比喻所有的资源和手段都已经用尽,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。现今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财力、物力或智力上已经到了极限,再无余力可供调配。

应用场景

  1. 经济困境:当一个企业或个人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时,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。例如,“公司资金链断裂,罗掘俱穷,只能申请破产保护。”

  2. 资源枯竭:在资源管理中,当某一资源被过度开发利用,导致资源枯竭时,也可以用此成语描述。例如,“这片森林已经罗掘俱穷,再无木材可供采伐。”

  3. 智力耗尽:在学术研究或解决问题时,如果所有的方法都尝试过但仍无结果,也可以用此成语。例如,“这个难题我们已经罗掘俱穷,实在是无计可施。”

相关话题

  • 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:现代社会中,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是热门话题。通过“罗掘俱穷”的典故,我们可以引申出对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。过度开发不仅会导致资源枯竭,还会破坏生态环境。

  • 财政管理:国家或企业的财政管理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。通过刘玄的故事,我们可以看到财政危机的严重后果,强调了财政预算和管理的重要性。

  • 创新与突破:当面临“罗掘俱穷”的困境时,如何通过创新思维找到新的出路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企业和个人都是在资源枯竭时,通过创新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。

  • 历史教训:历史上的典故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教训。通过分析刘玄的失败,我们可以学习到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,如何在困境中寻找生机。

总之,“罗掘俱穷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和现实警示。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资源,合理规划,避免陷入绝境,同时也激励我们在困境中寻找新的出路和希望。通过对这个成语的深入理解,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挑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