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殣相属:古语中的社会危机
道殣相属:古语中的社会危机
典故与出处
“道殣相属”一词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,原文为:“道殣相属,民无所依。”这句话描述的是春秋时期晋国发生的一次大饥荒,导致大量百姓饿死在道路上,尸体相连,场面极为惨烈。
意思
“道殣相属”中的“殣”指的是饿死的人,“道”指的是道路,“属”则是连续、相连的意思。整句话的意思是:道路上饿死的人一个接一个,尸体连成一片,形容灾难的严重性和社会的混乱。
应用场景
-
历史记载:在古代文献中,“道殣相属”常用来描述大规模的饥荒、战争或瘟疫导致的惨状。例如,《史记》中也有类似的描述,记录了秦末农民起义时百姓的悲惨境遇。
-
文学作品:在文学作品中,作者常常借用这一典故来渲染悲惨的氛围,表达对社会不公或自然灾害的控诉。例如,鲁迅在《狂人日记》中提到“道殣相属”,以此来批判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。
-
现代语境:在当代社会,虽然直接饿死在路上的情况较少,但“道殣相属”仍被用来比喻极端贫困、社会不公或重大灾难后的惨状。例如,在讨论贫困地区的状况时,媒体可能会用此词来形容当地居民的困境。
相关话题
-
饥荒与救济:讨论古代和现代的饥荒事件,如何通过政府救济、社会救助来避免“道殣相属”的悲剧重演。
-
社会公平:探讨如何通过政策和制度改革,减少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压力,防止出现类似“道殣相属”的社会现象。
-
灾难应对:分析古代和现代的灾难应对机制,从中吸取经验教训,提高现代社会的灾害预警和救援能力。
-
文化传承: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文化传承,让后人了解历史上的惨痛教训,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。
-
经济发展与民生:讨论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的关系,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,确保底层民众的生活质量,避免出现“道殣相属”的极端情况。
通过“道殣相属”这一典故,我们不仅能回顾历史上的社会危机,更能反思现代社会的治理与发展。无论是古代的饥荒还是现代的贫困问题,都提醒我们要关注民生,推动社会公平,确保每一个公民都能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,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