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该内容未能解决您的问题,您可以点击反馈按钮或发送邮件联系人工。或添加QQ群:1381223

休戚与共:同甘共苦的典故与应用

休戚与共:同甘共苦的典故与应用

典故与出处

“休戚与共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典籍,常见于《左传》和《国语》等书中。其中,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记载:“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‘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’公从之。辞曰:‘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’公曰:‘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’许之。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‘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’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”

这段典故讲述了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,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故事。其中,“休戚与共”体现在烛之武对秦伯说:“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”,意思是郑国灭亡,秦国也不会有好处,双方利益是休戚相关的。

意思

“休戚与共”意思是指彼此之间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患,都能共同分享和承担,体现了团结一致、同甘共苦的精神。

应用场景

  1. 国家关系:在国际关系中,国家之间通过合作协议或联盟,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,如气候变化、经济危机等,体现了“休戚与共”的精神。

  2. 企业合作:在商业领域,企业之间通过战略合作、资源共享,共同面对市场竞争和风险,实现共赢。

  3. 家庭与朋友:在日常生活中,家庭成员或朋友之间在面对困难或喜庆时,互相支持和分享,体现了亲情和友情的深厚。

  4. 社会团体:在社区或社会团体中,成员之间通过互助、互帮,共同推动社区发展和解决问题。

相关话题

  • 共同体意识:在现代社会,如何培养和增强人们的共同体意识,使大家在面对问题时能团结一致,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。

  • 全球化与合作:全球化背景下,各国之间的经济、文化交流日益频繁,如何在竞争中实现合作,体现了“休戚与共”的重要性。

  • 文化传承: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休戚与共”思想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光大,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。

  • 心理健康:在个人层面,如何在面对生活压力时,找到支持和分享的渠道,实现心理健康的“休戚与共”。

通过这些话题的讨论,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“休戚与共”的内涵,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一理念,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