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甲持兵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被甲持兵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被甲持兵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军事典故,最早见于《左传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‘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’公从之。辞曰:‘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’公曰:‘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’许之。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‘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’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”
在这段典故中,烛之武在危急时刻,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口才,成功说服秦穆公撤军,保全了郑国。其中,“被甲持兵”指的是秦晋联军围攻郑国时,士兵们披甲执兵,准备战斗的场景。
意思
“被甲持兵”直译为披上铠甲,手持兵器,象征着准备战斗、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勇气。在古代,这不仅是军事行动的描述,更是忠诚、勇敢和责任的象征。
应用场景
-
军事训练与演习:在现代军事训练中,“被甲持兵”常用来形容士兵在训练或演习中的状态,强调纪律和战斗准备。
-
历史教育:在历史教育中,这段典故常被用来讲述智慧与勇气的重要性,教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要有策略和勇气。
-
文学作品:许多文学作品中会引用“被甲持兵”来描绘战争场面或人物的英勇形象,如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的“空城计”。
-
影视作品:在影视作品中,战争片或历史剧常用“被甲持兵”来渲染战争的紧张气氛和士兵的英勇。
相关话题
-
古代军事策略:讨论古代战争中的策略与谋略,如孙子兵法中的“兵者,诡道也”。
-
忠诚与勇气:探讨在现代社会中,如何体现和传承古代的忠诚与勇气。
-
文化传承:如何通过典故和历史故事来传承中华文化,培养民族自信心。
-
和平与战争:在现代社会,如何在和平与战争之间找到平衡,避免战争的同时保持国防力量。
-
个人成长:从烛之武的故事中学习,如何在困境中发挥智慧,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。
通过“被甲持兵”这一典故,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战争的场景,更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,应用于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。它不仅是历史的回顾,更是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激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