乘险抵巇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乘险抵巇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乘险抵巇”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典籍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。原文记载:“晋侯使士匄平公室,士匄曰:‘吾子若不欲战,请出乘险以待之。’”这里的“乘险”指的是占据险要的地势,“抵巇”则是指抵御敌人的进攻。士匄建议晋侯利用地形优势来防御敌军,体现了古代战争中对地形利用的重要性。
意思解释
“乘险抵巇”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环境中采取防御措施,或是利用不利条件来达到某种目的。它不仅限于军事领域,也广泛应用于政治、经济、商业等各个方面,强调在逆境中寻找机会,化不利为有利。
应用场景
-
军事战略:在军事上,“乘险抵巇”可以指利用山川河流等自然屏障来防御敌军进攻。例如,古代的关隘、城池的建设往往依山傍水,利用地形来增强防御能力。
-
商业竞争:在商业环境中,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时,可能会选择在对手不擅长的领域发力,或者在经济不景气时采取收购、兼并等策略,利用对手的弱点来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。
-
个人发展:对于个人而言,“乘险抵巇”可以理解为在职业生涯中遇到困难时,选择继续前进,利用困难来磨练自己,提升能力。例如,在经济危机时,许多人选择创业或转行,利用市场的低谷期来积累经验和资源。
相关话题
-
地形与战争:古代战争中,地形的选择和利用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。长平之战、赤壁之战等经典战役都体现了“乘险抵巇”的战略思想。
-
逆境中的机遇:许多成功人士和企业家都曾在逆境中找到机会,化危机为转机。苹果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面临破产危机时,乔布斯回归并推出iMac,成功扭转局面。
-
风险管理:在现代管理学中,风险管理是企业运营的重要一环。如何在风险中找到机会,如何在不利条件下保持竞争力,是企业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。
-
心理韧性:心理学研究表明,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,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。“乘险抵巇”不仅是策略,更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体现。
通过对“乘险抵巇”的深入探讨,我们可以看到,无论是古代的军事策略,还是现代的商业竞争和个人发展,这一成语都蕴含着深刻的智慧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,积极寻找机会,利用不利条件来达到有利目的,是一种智慧和勇气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