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流成渠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血流成渠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血流成渠”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描述,常见于历史典籍中。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《左传·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晋侯、秦伯围郑,以其无礼于晋,且贰于楚也。晋军函陵,秦军氾南。佚之狐言于郑伯曰:‘国危矣,若使烛之武见秦君,师必退。’公从之。辞曰:‘臣之壮也,犹不如人;今老矣,无能为也已。’公曰:‘吾不能早用子,今急而求子,是寡人之过也。然郑亡,子亦有不利焉。’许之。夜缒而出,见秦伯,曰:‘秦、晋围郑,郑既知亡矣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,敢以烦执事。越国以鄙远,君知其难也。焉用亡郑以陪邻?邻之厚,君之薄也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,行李之往来,共其乏困,君亦无所害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,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,君之所知也。夫晋,何厌之有?既东封郑,又欲肆其西封,若不阙秦,将焉取之?阙秦以利晋,唯君图之。’秦伯说,与郑人盟。使杞子、逢孙、杨孙戍之,乃还。子犯请击之,公曰:‘不可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。因人之力而敝之,不仁;失其所与,不知;以乱易整,不武。吾其还也。’亦去之。”
这段典故中,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,避免了郑国被灭亡的命运,但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,血流成渠正是这种残酷的象征。
意思
“血流成渠”形容战争或灾难中死伤惨重,血流得像渠水一样。它的字面意思是血液流淌成河渠,象征着极大的牺牲和惨烈的场面。
应用场景
-
历史战争:在描述古代战争的惨烈时,常用“血流成渠”来形容战场上的惨状。例如,描写长平之战时,史书中常提到“白起坑杀赵卒四十万,血流成渠”。
-
现代战争与灾难:在现代战争报道或灾难新闻中,也会用到这个成语。例如,描述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或自然灾害后的惨状。
-
文学作品:在小说、诗歌等文学作品中,作者为了渲染战争的残酷或悲剧性事件的严重性,常常使用“血流成渠”来增强情感表达。
-
政治与社会评论:在评论某些政策或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时,也会用到这个成语,表达对人命的漠视或对事件的严重性。
相关话题
-
战争与和平:讨论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重要性,如何避免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。
-
人道主义:探讨在战争或灾难中如何保护平民,减少无谓的牺牲。
-
历史反思:通过历史上的战争案例,分析战争的起因、过程和结果,吸取教训。
-
灾难应对:如何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中有效组织救援,减少人员伤亡。
-
文化记忆:如何通过文学、电影等文化形式传承战争记忆,警示后人。
“血流成渠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反思。它提醒我们战争的残酷,生命的脆弱,以及和平的可贵。在当今社会,我们更应该珍惜和平,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