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臂徐去:典故与应用
把臂徐去:典故与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把臂徐去”这一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赠卫八处士》中的诗句:“人生不相见,动如参与商。今夕复何夕,共此灯烛光。少壮能几时,鬓发各已苍。访旧半为鬼,惊呼热中肠。焉知二十载,重上君子堂。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怡然顾妇子,欢笑坐我旁。款款问苦辛,徐徐把臂行。”在这首诗中,杜甫与老友卫八处士重逢,两人把臂同行,慢慢地走着,表达了久别重逢的喜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意思
“把臂徐去”中的“把臂”指的是两人手臂相挽,亲密无间地走在一起;“徐去”则是慢慢地离开,意在表达一种从容不迫、悠然自得的姿态。整个成语描绘的是一种亲密无间、情谊深厚的场景,常用来形容朋友之间或亲人之间亲密无间的交往。
应用场景
-
友情表达:当朋友久别重逢,彼此之间有深厚的情谊时,可以用“把臂徐去”来形容两人亲密地交谈、散步的情景。
-
文学作品:在小说、诗歌等文学作品中,作者常用此成语来描写人物之间的深厚友谊或亲情。
-
日常生活:在日常生活中,当亲朋好友聚会结束时,互相挽着手臂慢慢离开,也可以用“把臂徐去”来形容这种温馨的场景。
相关话题
-
友情的珍贵:友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古今中外都有许多关于友情的美好描述。“把臂徐去”正是这种友情的生动写照。
-
时光流逝:杜甫的诗中不仅仅是友情的表达,更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人生短暂,友情的珍贵在于它能穿越时间的界限。
-
唐代文学: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他的诗歌不仅反映了社会的现实,也表达了个人情感。“把臂徐去”作为其中的一部分,体现了唐诗的深厚文化底蕴。
-
中国传统文化:中国传统文化中,友情、亲情、礼仪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。“把臂徐去”这种表达方式,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际关系的细腻描绘。
-
现代应用:在现代社会,虽然生活节奏加快,但人们依然在寻找和珍惜这种亲密无间的友情。无论是通过社交媒体还是面对面的交流,“把臂徐去”的精神依然在延续。
总之,“把臂徐去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现象,它反映了中国人对友情、亲情的重视,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。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,这种从容不迫、亲密无间的交往方式,更显得弥足珍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