瓦解冰消:典故与现代应用
瓦解冰消:典故与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瓦解冰消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典故,常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中。项羽在垓下之战中被刘邦击败,兵败如山倒,士气低落,军心涣散,犹如冰雪消融一般。《史记》中记载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!’项王则夜起,饮帐中。有美人名虞,常幸从;骏马名骓,常骑之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于是项王乃上马,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,突围而出。”这里的“瓦解冰消”形容的就是项羽军队的溃败。
意思
“瓦解冰消”比喻事物或组织迅速崩溃、消散,犹如冰雪在阳光下融化一般。它的意思是指原本坚固或团结的事物,在某种力量或环境下迅速瓦解、分崩离析。
应用场景
-
政治与军事:在政治或军事领域,“瓦解冰消”常用来形容一个政权或军队的迅速崩溃。例如,某国政府在内乱或外敌入侵下迅速垮台。
-
经济与商业:在经济领域,企业或市场的崩溃也常用此词。例如,某公司因管理不善或市场环境变化而迅速破产。
-
社会与文化:在社会文化中,某些传统或习俗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消失,也可以用“瓦解冰消”来形容。
相关话题
-
历史上的军事失败:除了项羽的垓下之战,还有许多历史上的著名战役,如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、唐朝的安史之乱等,都可以用“瓦解冰消”来描述失败一方军队的溃败。
-
现代企业的兴衰:现代商业环境瞬息万变,许多曾经辉煌的企业如柯达、诺基亚等,在市场竞争中迅速衰落,体现了“瓦解冰消”的现代意义。
-
文化变迁: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进,许多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逐渐消融。例如,传统手工艺在工业化生产面前逐渐式微。
-
心理与情绪:在心理学中,“瓦解冰消”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或打击时,精神或情绪的崩溃。
-
环境与自然:自然界中的冰川融化、冰山崩塌等现象,也可以用“瓦解冰消”来形容。
通过这些例子,我们可以看到“瓦解冰消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个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的词汇。它提醒我们,任何事物都有其脆弱的一面,在面对内外压力时,坚固的外表可能瞬间瓦解。因此,理解和应用这个词汇,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,更是对现实的洞察和对未来的警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