遁迹空门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遁迹空门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遁迹空门”一词源于佛教用语,意指隐遁于佛门,脱离尘世纷扰。最早见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《长恨歌》:“渔阳鼙鼓动地来,惊破霓裳羽衣曲。九重城阙烟尘生,千乘万骑西南行。翠华摇摇行复止,西出都门百余里。六军不发无奈何,宛转蛾眉马前死。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翘金雀玉搔头。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。黄埃散漫风萧索,云栈萦纡登剑阁。峨嵋山下少人行,旌旗无光日色薄。蜀江水碧蜀山青,圣主朝朝暮暮情。行宫见月伤心色,夜雨闻铃肠断声。天旋地转回龙驭,到此踌躇不能去。马嵬坡下泥土中,不见玉颜空死处。君臣相顾尽沾衣,东望都门信马归。归来池苑皆依旧,太液芙蓉未央柳。芙蓉如面柳如眉,对此如何不泪垂。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西宫南内多秋草,落叶满阶红不扫。梨园弟子白发新,椒房阿监青娥老。夕殿萤飞思悄然,孤灯挑尽未成眠。迟迟钟鼓初长夜,耿耿星河欲曙天。鸳鸯瓦冷霜华重,翡翠衾寒谁与共。悠悠生死别经年,魂魄不曾来入梦。临邛道士鸿都客,能以精诚致魂魄。为感君王辗转思,遂教方士殷勤觅。排空驭气奔如电,升天入地求之遍。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。忽闻海上有仙山,山在虚无缥缈间。楼阁玲珑五云起,其中绰约多仙子。中有一人字太真,雪肤花貌参差是。金阙西厢叩玉扃,转教小玉报双成。闻道汉家天子使,九华帐里梦魂惊。揽衣推枕起徘徊,珠箔银屏迤逦开。云髻半偏新睡觉,花冠不整下堂来。风吹仙袂飘飘举,犹似霓裳羽衣舞。玉容寂寞泪阑干,梨花一枝春带雨。含情凝睇谢君王,一别音容两渺茫。昭阳殿里恩爱绝,蓬莱宫中日月长。回头下望人寰处,不见长安见尘雾。惟将旧物表深情,钿合金钗寄将去。钗留一股合一扇,钗擘黄金合分钿。但教心似金钿坚,天上人间会相见。临别殷勤重寄词,词中有誓两心知。七月七日长生殿,夜半无人私语时。在天愿作比翼鸟,在地愿为连理枝。天长地久有时尽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”
意思
“遁迹空门”在诗中指的是杨贵妃在马嵬坡兵变后,隐遁于佛门,脱离尘世的纷扰,象征着一种逃避现实、寻求心灵安宁的方式。
应用场景
在现代社会中,“遁迹空门”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选择离开喧嚣的都市生活,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。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:
-
退休生活:许多人在退休后选择离开城市,隐居于山林或乡村,过上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。
-
精神追求:一些人因为对现实生活不满或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,选择出家或长期修行。
-
文学作品:在小说、电影等文艺作品中,常用“遁迹空门”来描绘人物的性格转变或命运的转折。
-
心理治疗:在心理咨询中,治疗师可能会建议患者通过短期的隐居或静修来缓解压力,寻找内心的平静。
相关话题
-
佛教文化:探讨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,如何通过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来实现“遁迹空门”。
-
隐士文化: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隐士,他们选择远离官场和世俗生活,追求自由和自然的生活方式。
-
现代生活压力:分析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困境,如何通过“遁迹空门”来获得解脱。
-
心灵鸡汤:讨论一些励志书籍和讲座中提倡的“逃离”理念,如何在现实中找到平衡。
-
生态旅游:介绍一些适合“遁迹空门”的旅游目的地,如何在自然中找到心灵的宁静。
通过这些话题的展开,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“遁迹空门”这一词语在现代社会的多重意义和应用,不仅是逃避,更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探寻和对自我内心的回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