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该内容未能解决您的问题,您可以点击反馈按钮或发送邮件联系人工。或添加QQ群:1381223

悉帅敝赋:典故与应用

悉帅敝赋:典故与应用

典故与出处

“悉帅敝赋”这一成语出自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。在战国时期,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为了救援赵国,决定劫持魏王,夺取兵符,统领魏国军队。信陵君的门客侯嬴(即后来的魏国大将)对他说:“公子诚重于赵,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公子哉?”意思是说,公子您在赵国地位很高,赵王怎么会因为一块璧玉而欺骗您呢?随后,侯嬴又说:“公子诚能听臣,悉帅敝赋以救赵,臣请完璧归赵。”这里的“悉帅敝赋”指的是将魏国的全部兵力带去救援赵国。

意思

“悉帅敝赋”的意思是将自己所有的力量或资源全部投入到某一项事业中去。在这里,“敝赋”指的是魏国的兵力和资源,“悉帅”则是全部带领的意思。成语表达了不惜一切代价,全力以赴的决心和行动。

应用场景

  1. 军事行动:在军事上,“悉帅敝赋”常用来形容将领或国家在面对重大战役时,动用所有可用的资源和力量,力求取得胜利。例如,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战役,如长平之战、赤壁之战等,都可以用“悉帅敝赋”来形容参战各方的全力投入。

  2. 商业竞争:在商业领域,当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时,可能会“悉帅敝赋”,投入所有资源进行市场推广、产品研发或并购等,以求在竞争中占据优势。

  3. 个人努力:在个人生活中,当一个人面对重大挑战或追求重要目标时,也可以用“悉帅敝赋”来形容自己全力以赴的态度。例如,备战高考的学生,可能会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。

相关话题

  • 信陵君的义举:信陵君魏无忌不仅在救赵一事上表现出高尚的品德,他还以“窃符救赵”闻名,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侠义精神。

  • 门客文化:战国时期,许多贵族养士,门客文化盛行。信陵君的门客侯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,展示了门客在政治和军事决策中的重要作用。

  • 兵符制度:兵符是古代调兵遣将的凭证,信陵君通过窃取兵符来统领军队,揭示了古代军事指挥权的复杂性和重要性。

  • 战国时期的国际关系:魏国、赵国等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多变,信陵君的行动不仅是个人行为,也反映了当时国际政治的微妙平衡。

  • 忠诚与背叛:信陵君的行动在当时被视为忠诚于朋友和国家,但从魏王的角度看,这是一种背叛,引发了关于忠诚与背叛的讨论。

通过“悉帅敝赋”这一成语,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的政治、军事策略,还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全力以赴、忠诚与义气的精神内涵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样的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