拔地倚天:典故与文化内涵
拔地倚天:典故与文化内涵
典故与出处
“拔地倚天”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,具体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望岳》一诗。杜甫在诗中描写泰山的雄伟气势,写道:“岱宗夫如何?齐鲁青未了。造化钟神秀,阴阳割昏晓。荡胸生层云,决眦入归鸟。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”其中,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表达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,俯瞰群山的豪情壮志,而“拔地倚天”正是对这种高耸入云、直插天际的山峰的生动描述。
意思
“拔地倚天”形容山峰或建筑物高大雄伟,气势磅礴,仿佛从地面拔起,直达天空,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、追求卓越的精神。
应用场景
-
文学作品:在诗词歌赋中,常用来描绘山川的壮丽景色,如李白的《行路难》:“欲渡黄河冰塞川,将登太行雪满山。”这里的“太行”即是“拔地倚天”的典型代表。
-
建筑描述:用于形容高楼大厦或古建筑的宏伟,如故宫的角楼、天坛的祈年殿等,这些建筑不仅高大,而且在设计上追求与天地的和谐。
-
人物品格:用来比喻人的志向高远,气节高尚,如“他的志向如泰山般拔地倚天,令人敬仰。”
-
自然景观:在旅游宣传中,常用来形容名山大川,如黄山、华山等,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自然的壮美。
相关话题
-
中国古代建筑艺术: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注重实用性,更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如故宫的布局设计就体现了“天人合一”的理念。
-
山水文化:中国人对山水的崇拜源远流长,山水画、诗词歌赋中常见对山川的描绘,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。
-
登山文化:登山不仅是体育运动,更是一种精神追求,象征着对生命极限的挑战和对自然的敬畏。
-
环境保护:随着现代化进程,如何在发展中保护自然景观,保持“拔地倚天”的壮美,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。
-
文化传承:如何将“拔地倚天”这种精神传承给下一代,培养他们的志向和品格,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课题。
通过“拔地倚天”这一成语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追求,更能体会到中华文化中对高远志向和不屈精神的推崇。这种文化内涵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现实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