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尺之童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五尺之童:从典故到现代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五尺之童”这一成语出自《论语·季氏篇》,原文是:“季氏将伐颛臾。冉有、季路见于孔子曰:‘季氏将有事于颛臾。’孔子曰:‘求!无乃尔是过与?夫颛臾,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,且在邦域之中矣,是社稷之臣也。何以伐为?’冉有曰:‘夫子欲之,吾二臣者皆不欲也。’孔子曰:‘求!周任有言曰:“陈力就列,不能者止。”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,则将焉用彼相矣?且尔言过矣,虎兕出于柙,龟玉毁于椟中,是谁之过与?’冉有曰:‘今夫颛臾,固而近于费。今不取,后世必为子孙忧。’孔子曰:‘求!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丘也闻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。盖均无贫,和无寡,安无倾。夫如是,故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。既来之,则安之。今由与求也,相夫子,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,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,而谋动干戈于邦内。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’”
在这段对话中,孔子用“五尺之童”来形容一个小孩,意在说明连小孩都知道的道理,季氏却不懂。
意思
“五尺之童”指的是一个身高约五尺(古代一尺约合现在的30厘米左右)的孩子,象征着一个年幼无知但却能明白简单道理的人。成语用来比喻连小孩子都懂得的浅显道理。
应用场景
-
教育场景:在教育中,教师常用“五尺之童”来激励学生,告诉他们一些道理是非常简单的,连小孩子都能理解,希望学生不要自以为是,忽略了基本的常识。
-
政治与社会评论:在政治或社会评论中,评论家可能会用“五尺之童”来批评某些领导者或决策者,他们在面对明显的问题时却表现得比小孩还无知。
-
日常生活:在日常生活中,当人们遇到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时,可能会用“五尺之童”来讽刺那些明明简单却被复杂化处理的情况。
相关话题
-
教育与常识:讨论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常识判断力,避免“书呆子”现象。
-
领导力与决策:探讨领导者如何避免犯下连小孩都不会犯的错误,强调决策的智慧和远见。
-
文化传承:分析中国古代典籍中的智慧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应用和传承。
-
社会现象:探讨一些社会现象,如“皇帝的新装”效应,人们为何会忽视明显的错误。
-
心理学角度: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们为什么会忽视简单的事实,如何克服认知偏见。
通过“五尺之童”这一典故,我们不仅能看到古代中国对常识和智慧的重视,也能反思现代社会中人们在面对简单问题时的态度和行为。无论是教育、政治还是日常生活,“五尺之童”都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避免陷入复杂化处理简单问题的陷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