卓绝千古:典故与应用
卓绝千古:典故与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卓绝千古”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,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在历史上具有非凡的成就或品质,超越了古今的标准。最早的出处之一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咏怀古迹五首》中的第三首:
群山万壑赴荆门,生长明妃尚有村。 一去紫台连朔漠,独留青冢向黄昏。 画图省识春风面,环佩空归夜月魂。 千载琵琶作胡语,分明怨恨曲中论。
这里的“千载”指的是千年,杜甫通过描写王昭君的故事,表达了对她卓绝品质的赞叹。王昭君为了国家和平,远嫁匈奴,牺牲了个人幸福,这种精神被后人视为“卓绝千古”。
意思
“卓绝千古”的意思是指某人或某事在历史上具有卓越的成就或品质,足以让后人敬仰和追忆。它不仅指的是个人的成就,也可以指文化、艺术、科技等领域的杰出贡献。
应用场景
-
文学作品:在文学评论中,常用来形容那些对文学史有重大影响的作家或作品。例如,评价李白、杜甫的诗歌时,常用“卓绝千古”来形容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。
-
历史人物:用于评价历史上那些对国家、民族有重大贡献的人物,如岳飞、文天祥等,他们的忠诚和勇气被视为“卓绝千古”。
-
科技创新:在科技领域,当某项发明或发现对人类文明产生深远影响时,也可以用此词。例如,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被认为是“卓绝千古”的科学成就。
-
艺术成就:在艺术界,凡·高、毕加索等人的作品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后世的影响,也被誉为“卓绝千古”。
相关话题
-
文化传承:讨论如何通过教育和文化活动传承那些“卓绝千古”的精神和成就。
-
历史评价:探讨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标准,如何在历史长河中辨别真正的“卓绝千古”。
-
现代应用:在当今社会,如何将“卓绝千古”的精神应用于个人成长、企业管理、国家发展等方面。
-
跨文化交流: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对“卓绝千古”的理解和应用,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。
-
教育与启示:通过“卓绝千古”的典故,教育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,培养高尚品格。
“卓绝千古”不仅是一个词语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伟大不仅仅是个人成就,更在于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。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典故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,激励自己在生活中追求卓越,留下属于自己的“千古”印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