爨桂炊玉:典故与文化内涵
爨桂炊玉:典故与文化内涵
典故与出处
“爨桂炊玉”这一成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丽人行》中的名句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爨桂炊玉,香闻十里。”杜甫在诗中描绘了唐代长安城中权贵奢华的生活场景,借此讽刺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。
意思
“爨桂炊玉”直译为用桂木做柴火,煮玉米饭。桂木香气浓郁,玉米饭洁白如玉,象征着极致的奢华和享受。成语本身寓意为生活奢侈、享受无度,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或权势人物的奢靡生活。
应用场景
在现代汉语中,“爨桂炊玉”多用于文学作品或评论中,描述那些过度奢侈的生活方式。例如,在小说或影视作品中,描写富豪宴会或豪宅生活时,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来渲染气氛。此外,在一些批评社会现象的文章中,也会用此成语来讽刺某些不正之风。
相关话题
-
唐代的奢华生活: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,贵族和富商的生活极为奢侈。除了“爨桂炊玉”,还有许多其他成语如“金屋藏娇”、“锦衣玉食”等,都反映了当时的奢华生活。
-
杜甫的讽刺诗:杜甫作为“诗圣”,其诗歌不仅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怀,更多的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。《丽人行》通过描写权贵的奢华生活,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。
-
古代饮食文化:古代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,食材和烹饪方式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特色。“爨桂炊玉”不仅是奢华的象征,也反映了古代对食材和烹饪的重视。
-
成语的演变:许多成语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变其含义和使用场景。“爨桂炊玉”从最初的讽刺意味,到现在更多地用于文学描写,反映了语言的动态性。
-
现代社会中的奢侈消费:在当今社会,奢侈消费依然存在,但其形式和内涵已与古代大不相同。讨论现代奢侈品消费与古代奢华生活的对比,可以引发对消费文化的思考。
通过“爨桂炊玉”这一成语,我们不仅能窥见唐代的奢华生活,更能感受到杜甫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。同时,它也启发我们反思现代社会的消费文化,思考如何在享受生活与保持节制之间找到平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