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时三刻:典故与应用
一时三刻:典故与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一时三刻”这一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。古代中国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。其中,“一时”指的是一个时辰,而“三刻”则指的是一个时辰的三分之一。古代计时单位“刻”相当于现在的15分钟,因此“三刻”就是45分钟。
这个成语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曰:‘吾起兵至今八年,战二百余战,所当者破,所击者服,未尝败北,遂霸有天下。然今卒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’于是项王乃上马,欲东渡乌江。乌江亭长舣船待,谓项王曰:‘江东虽小,地方千里,众数十万人,亦足王也。愿大王急渡。今独臣有船,汉军至,无以渡。’项王笑曰:‘天之亡我,我何渡为!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我何面目见之?纵彼不言,籍独不愧于心乎?’乃谓亭长曰:‘吾知公长者,吾骑此马五岁,所当无敌,尝一日行千里,不忍杀之,以赐公。’乃令骑皆下马步行,持短兵接战。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。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,曰:‘若非吾故人乎?’马童面之,指王翳曰:‘此项王也。’项王乃曰: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,邑万户,吾为若德。’乃自刎而死。”
在这一段中,项羽在乌江边上,面对汉军的追击,决定自刎以谢天下,表现出他不愿苟且偷生、勇于面对命运的豪情。
意思
“一时三刻”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来形容时间非常短暂,强调某事需要立即完成或某人需要立即行动。
应用场景
-
日常生活:在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需要强调某件事情需要立即处理时,可以说“此事需在一时三刻内完成”,以示紧迫性。
-
工作场合:在工作中,领导可能要求员工在一时三刻内完成一项紧急任务,体现出工作的紧迫性和效率。
-
文学作品:在文学作品中,“一时三刻”常被用来描写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和行动,如《三国演义》中诸葛亮在街亭失守后,立即决定北伐的场景。
相关话题
-
古代计时方法:除了“一时三刻”,古代还有“一刻”、“一炷香”等计时方法,这些方法不仅反映了古代人的生活智慧,也体现了对时间的珍视。
-
项羽的悲剧:项羽的悲剧不仅在于他的失败,更在于他面对失败时的决绝态度,这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
-
时间观念的演变:从古代的“一时三刻”到现代的秒表计时,人类对时间的理解和利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反映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。
-
成语的文化内涵:许多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,更是文化的载体,通过这些成语,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、思想和价值观。
通过“一时三刻”这一成语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代计时的精细,也能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和决断的勇气。希望通过这篇博文,大家能对“一时三刻”有更深的理解和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