触目惊心:典故、出处与应用
触目惊心:典故、出处与应用
典故与出处
“触目惊心”一词,最早见于《南史·陈暄传》:“暄见之,触目惊心。”这里的“触目”指的是触动视觉,“惊心”则是指内心受到震撼。该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当人看到某些事物时,内心受到强烈冲击的情景。
在中国古代文学中,“触目惊心”常用于描述战争、灾难、惨状等令人震惊的场景。例如,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诸葛亮在《出师表》中写道:“臣本布衣,躬耕于南阳,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顾臣于草庐之中,咨臣以当世之事,由是感激,遂许先帝以驱驰。后值倾覆,受任于败军之际,奉命于危难之间,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”这里虽然没有直接使用“触目惊心”,但诸葛亮描述的乱世情景,足以让人触目惊心。
意思
“触目惊心”的意思是指看到某些事物时,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,通常是负面的情感,如恐惧、悲伤、愤怒等。它强调的是视觉上的冲击力和情感上的强烈反应。
应用场景
-
新闻报道:在报道战争、自然灾害、社会问题等重大事件时,记者常用“触目惊心”来描述现场的惨状,以引起公众的关注和同情。
-
文学作品:在小说、诗歌等文学作品中,作者通过描写触目惊心的场景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震撼性。例如,鲁迅的《狂人日记》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,就让读者感到触目惊心。
-
影视作品:电影、电视剧中,导演通过视觉效果和情节设置,让观众在观看时感到触目惊心,如战争片中的血腥场面或灾难片中的毁灭性场景。
-
社会评论:在评论社会问题时,评论家可能会用“触目惊心”来形容某些社会现象的严重性,如环境污染、贫富差距等。
相关话题
-
心理健康:触目惊心的场景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何影响?如何在面对这些场景时保持心理平衡?
-
媒体责任:媒体在报道触目惊心的事件时,如何平衡信息的真实性与对观众心理的保护?
-
艺术与现实:艺术作品中使用触目惊心的元素,是为了反映现实还是为了追求艺术效果?
-
社会问题:哪些社会问题最容易让人感到触目惊心?如何通过社会治理来减少这些问题?
-
历史反思:历史上的触目惊心事件,如战争、屠杀等,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社会发展?
通过对“触目惊心”这一词语的深入探讨,我们不仅能理解其字面意思,更能体会到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丰富内涵和应用价值。同时,它也提醒我们,在面对令人震惊的事物时,保持理性和同理心是多么重要。